顯意識能夠藉由閱讀書籍、上課…….而獲得知識性的成長。但潛意識無法透過那些方式改變,它是從兩種方法來自然成長的:一是催眠(大多發生在七歲前),二是「重複」、「練習」。
你曾經想要改變自己的某些個性,但另一部分的你卻斷定思考感受和行為模式都是由基因決定,不是想改變就能做到,所以就全然否定這種可能嗎?
利用基因傾向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對事物永遠抱著不必要的恐懼,也許可以解釋成你的恐懼細胞天生就比別人多,所以就深陷其中,無法自拔。這麼一來,你就給自己找到了一個難以推翻的藉口。也難怪每當你想拿出勇氣時,另一面的你就會激動抗議:我沒辦法改變自己的基因結構。結果每次想要改變自己(根深柢固的自己,甚至感覺上就是「真正的」自己)時,無能為力的感覺就會隨之而來。
從你有記憶以來就如影隨形的個性和脾氣更是如此,這種自我設限的想法會說:做什麼都沒用,畢竟基因又不是我可以改變的。結果「我一直都是這樣」的想法,就會進一步融入你的人生觀中,越來越難以撼動。
那可不一定!你其實可以有意識地擺脫積習、改造自我。
人無法改變基因之說,逐漸受到細胞生物學家的質疑。人類似乎並非不可能改變、甚至扭轉自己的基因藍圖。想要深入了解基因組成的真相,先決條件就是要有開放的心態、求知的欲望,以及想要擺脫藉口的決心。
細胞生物學家立普頓(Bruce Lipton)博士,就是帶領世人重新認識DNA的先驅。他原本在醫學院授課,後來辭去教職,全心投入研究和演講。在《信念的力量:新生物學給我們的啟示》(The Biology of Belief)這本石破天驚的著作中,他主張生命並非由基因所掌控。事實上,他從研究中得出一個結論:基因僅僅是生命的藍圖而已,構成基因生存環境的無形能量,才是將此生命藍圖轉變成生命這種神秘物質的建築師。
立普頓列舉了數百筆研究結果,由此推翻有形粒子乃是構築生命的基本建材之說,並主張這種醫學理論不僅不夠完整、誤導大眾,而且在多數情況下並不正確。這麼一來,完全靠藥物或手術治癒疾病的方式,也有重新檢驗的必要。
立普頓因為這個結論,辭掉了威斯康辛大學醫學院的教職,因為他發現自己授課的內容(有形粒子乃是控制生命的力量)是錯誤的。他發現人體和宇宙本身都是精神力量的產物。有一個看不到、摸不著的無形能量場,創造了我們稱之為「細胞」的粒子。這種無形的能量,就是支配人類肉體的唯一力量。既然肉體不全然是一種物質性的機制,那麼不管是誰,都能夠找到保持健康、影響身體的方法。
更驚人的是,立普頓還發現個人信念(包括感知),足以凌駕遺傳基因和DNA細胞。要改變這些決定人類命運的微小粒子,並非不可能的事。也就是說,藉由改變思考方式、學習嶄新的認知方式,我們真的可以改變自己的DNA!
換句話說,改變一下看待自己的觀點,和自己在這名為生命的宇宙奧祕中的位置,你就可以影響並改變自己的基因結構。你的認知絕對有力量改變你的基因結構,信念本身即足以支配生理構造。加上不斷「練習」至「熟練」的潛意識輸入,我們確實可以拿回人生的主控權。
淺顯易懂小短片
信念就是力量 -新生物學給我們的啟示
→ 點此看影片
資料來源:《信念的力量》、Youtube
編輯:7flow七色嵐
延伸閱讀:
最殊勝的中風體驗|吉兒.泰勒(Jill Bolte Taylor)的腦內開悟之旅
為什麼開發肢體就是開發潛能?因為「姿勢決定你是誰」!
越無聊,越開竅!無所事事更能釋放你的創意與效率|[TED] 瑪諾什.佐摩羅迪
寫給身為女人的妳|女性認同從身體自覺開始
推薦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