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 中島芭旺 無意間發現一名編輯高橋,於是他私訊對方說「我的爸媽離婚過兩次,跟媽媽分開的四個月期間,我變成一個沒用的只想死掉的小孩。 但是我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現在充滿自信地享受生活,我想把自己的經驗寫成書。」
不上學,卻主動學習
中島芭旺 ── 這位小男孩從9歲開始在家自學,獨自參加知名人士的研討課,並於Twitter上發布他對於生活的所思所想,看似簡單,探究起來卻充滿哲思,因太過深奧而被稱為「小小哲學家」。雖然他沒有讀正規的小學,當並不意味著他不喜歡學習,他以FACEBOOK上創作的online diary作為簡歷,成功申請了東京大學設立的「天賦兒童」在線學校。中島芭旺認為,我要「自己選擇學習什麼」以及「向喜歡的人學習」。
讓你感動流淚的金句
中島芭旺所寫的一字一句集結成單行本『見てる、知ってる、考えてる』(<我看見,我知道,我思考>),一共92則短句,都是小孩子的簡單文字,但正因為字句輕簡短小,卻更顯其深意。正如芭旺說的:其實重要的事情小孩一定也明白。今天開始,請大人們收回那句「你還小,什麼都不懂」的名言吧,小孩感受到的往往就是事實的本質。中島芭旺的天賦是,他把這些感受寫出來了,而且直擊人心。
以下摘錄其中幾則精彩短句:
8
我覺得煩惱是別人的寶物,
不能搶走別人的寶物,
因為那是現實生活中對別人有必要才發生的事。
9
我希望人家關心我,所以哭泣,
但是我又在自己周圍建了圍牆,
因為我希望爸爸媽媽翻過圍牆進來。
可是我卻說了「不要過來」,
因為我覺得要是說出想要他們來,
他們可能就不會來了。
但是,他們真的來了,
捨棄了那種自尊,就有人關心我了。
圍牆的另一邊有跟自己說話的人,
那些人雖然不會翻進圍牆,
但是會在那邊跟自己說話。
爸爸媽媽都會喊我的名字,
有這些人在,真開心。
「人之所以哭,是因為需要關心。」
13
媽媽教過我。
就算走錯了路,也可以回頭,
只要找尋新的道路就好了,
而且這是非常簡單的事,
只要「發現」走錯路就可以了。
就算是走錯的路,
也可以享受過程。
這是在第一次去的地方走錯路時,
媽媽跟我說的。
25
人家問我將來想當什麼,
我回答:「我想當我自己。」
我覺得世界上大家都當自己,
這才是正確的。
我們生活在不正確的世界裡,
需要去做喜歡的事情的勇氣。
重視自己的直覺,
對自己要誠實,
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勇氣。
28
羨慕可以變成尊敬,
也會變成嫉妒。
要是尊敬的話,那個人就可以成為自己的榜樣,
把本來沒有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
嫉妒的話,自己沒有的東西還是沒有,
就算嫉妒也得不到。
29
一件事只要做了一千次,
就算是小事也會很感動。
遊戲是我的老師,
教了我,
學校老師不會教的事情。
45
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
地球上有各式各樣的事物,
多得數不清,
所以我很無知。
我很無知,
因為我無知,所以可以發覺很多事情;
因為我無知,所以可以跟別人一起發揮各自的能力;
無知是最強力的武器。
無知這件事,
也就等於知道,
等於能夠有所發現。
不知道,
就是幸福。
55
空氣,
理所當然
存在的東西,
一直都無所不在。
人要活下去就必須要有空氣,
但是,
存在太理所當然了,
因此很少會被人想到。
我偶爾會想起,
就充滿感謝,
謝謝。
想起重要的事物
就在自己身邊,
雖然是眼睛看不見的。
71
「害怕」,就是因為想去做。
不想做的話就會覺得「不想做」,
「害怕」並不是不想做。
「人類靠進食動物及植物才能生存。
不愛吃又勉強自己吃的話是很過份的事。
不愛吃的菜不要吃就好了。
要改變偏食習慣之類的想法都很過份。
牠們都是生命啊。懷著感激之心享用就好了。」
「即使是同樣的地方,放眼望向不一樣的方向,就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我最大的長處就是
『單憑個人之力甚麼事都做不成』這一點。
『清楚了解自己』這一點、『可以放聲向他人求助』這一點。」
「媽媽是媽媽真的太好了。
媽媽為了它自己煮飯做菜,
不只是為了我,
這樣讓我覺得自由。
媽媽為了自己活下去,
所以我也為了我自己活下去。
我不是因為媽媽是媽媽才喜歡她,
我是喜歡這個叫做岩切彌生的人,
因為喜歡這個人,
所以我才出生當媽媽的兒子。」
我想當我自己
中島芭旺出書全憑自薦,他用媽媽的FACEBOOK帳號給知名日本出版社總編輯高橋朋宏寫信。而正是一個9歲孩童想出書的想法吸引了高橋朋宏。就如此書推薦序中寫道:中島芭旺知道自己有其軟弱需要他人幫忙的時刻,但也知道自己強大不容他人輕看。他認知自己有個獨立完整的主體,且這個主體絲毫不得退讓打折……他的思緒正面、溫暖,不斷連結他人並超越許多世人沿襲的自我設限。
Tofugu與中島芭旺的獨家訪談Q&A:
靈感
Q:你母親怎麼影響你的生活?
A:我的媽媽讓我自由,這讓我學習自由是什麼。
Q:還有誰對你的生活有影響?
A:我生活中遇到的每一個人。
Q:什麼激勵你?
A:我從來沒有把自己與別人進行比較,但是啟發我的是所有遇到的人,包括那些欺負我的人。我相信任何經驗都可以成為一個教訓,所以我想到每一個經驗的意義。
教育
Q:你為什麼不喜歡上學?
A:我不是很有義務。義務不會產生令人興奮的感覺。
Q:你目前的學習方法是什麼?
A:如果我不得不給我的學習方法一個名字,它可能是「開放的」。但我認為我的學習方法還沒有名字。
Q:你會改變什麼?
A:我想,如果你想,學校應該是你可以去的地方。喜歡學校的人可以像我姐姐一樣上學,這意味著學校適合他們。所以,我從來沒有想過改變學校的環境。我沒有「適合」學校,所以我選擇不去。這很簡單需要改變的是「自己」,而不是學校或其他人。
興趣
Q:當你成為成年人時,你想成為什麼?
A:我想成為自己。
Q:你是怎麼樣人?
A:我是一個非常快樂的人。
以中島芭旺的故事和金句,激勵所有的人——無論我們是否喜歡讀書,都要熱愛學習。
學習,不止課本,還有整個世界。
問問自己:「我看見了什麼?我知道了什麼?我思考過什麼?」別忘了中島芭旺的溫柔提醒——「我總是只有今天。我總是只有現在。」
部分引用自中島芭旺Twitter
原文網址:每日頭條
圖文編輯:7flow
延伸閱讀:
●脆弱的力量──Brene Brown:「我輸給了脆弱,卻贏回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