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溝通
7flow書摘,  薩滿世界

細胞溝通|一位醫學博士的薩滿旅程

我的老師卡洛斯·卡斯塔內達(Carlos Castaneda)教了我這一點: 我們的器官有自己的意識,我們可以和他們說話。 今年是我親愛的老師和人生嚮導:卡洛斯離開人間的第20週年。我在九零年代中期遇到了他,當時我是一位年輕的醫生,正在我人生道路上尋求更深的意義,好為人們提供更深的療癒。

 

生命把我帶到他身邊,我甚至沒有刻意尋找。
不久之前,作為阿根廷的一名住院醫師,我一直是想一路深入醫學知識鑽研的。我的家族中有很多醫生和科學家,在家族文化中,總是倡導要勤奮工作和奉行真理與道德。 由於我成績出色,運氣好,人也膽大,我參加了一個獨特而聲望很高的節目,我每四​​個晚上就被任命為急診室第一線的總負責人。這經驗非常激勵人心同時也令人生畏,我需要全神貫注去應對各種醫療問題和緊急情況。我幾乎就是住在診所了,為創傷,中風,心臟病發作或分娩……等狀況的病患提供幫助。

我需要下很多關乎生死的決策,當我看到了身體奇蹟般地治癒的案例,令我驚嘆生命奧秘,而在我雙手中逝去的生命,則令人感到謙卑渺小。生命流逝的速度很快,也很令人驚訝。但是,我總覺得自己錯過了更大,更包容的視野。在很多情況下,我作為西方醫學博士所得到的工具無法幫助我;它只能帶我走到這裡,我感到自己需要一個更全面的觀點

image 2

有一天,在我值夜班期間,一名患者在我的看護下死亡。 進行小型外科手術後,他一直待在這裡過夜,並發展成急性肺水腫,導致他心臟停止。我把他轉到重症監護病房(ICU),並試圖使他復活,但我不能。後來發現,患者所需的關鍵心臟藥物並未記錄在他的病歷中,也沒有將這藥物開給他過。他不應該死的。這次活動使我深刻地重新評估了我的職業和整體生活的意義。我甚至考慮不要再當醫生了。

我離開了阿根廷回到我的出生國美國。

然後,偶然的命運讓我遇到了卡洛斯,生活中的一切都發生變化。 當我第一次見到他時,他邀請我在他常去的一家道地的古巴餐廳吃午餐。我記得當他邀請我時,他說他想進一步了解我,但午餐時我幾乎都沒說到話。他一直都很生氣勃勃,他講故事的本領使我捧腹大笑,以至於我的腹部肌肉酸痛得厲害。他有著迷人的存在感,這吸引了我。

最後,當我們走向停車場的汽車時,他走近我,幾乎是耳語般小聲說,我們在那兒相聚的原因是因為我可以成為他從老師(Don Juan Matus)那裡學到的薩滿智慧之間的橋樑,那是一個關乎健康和生命解藥的薩滿世界。 當時,我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但是他在日常生活中活出更高的智力和活力的訊息場恰好填補了我在常規醫療生活中發現的空白。我為此深深著迷。

image 1


直接學徒制,意味著對新思想持開放態度。

隨著時間的推移,卡洛斯成了我的人生導師。他說我不能逃避自己的天命,並鼓勵我回到醫學領域。但是他給了我更大的生命容器(container),他打開了我內在的新的意識結構,幾十年後的今天,這種認知在科學和集體理解中已經出現,那就是:「在心智(mind)與身體(body)之間是沒有區別的」。 相反的,我們是一個能量和訊息的網絡,縱橫交錯,貫穿於身心之間。胜肽和其他生物化學物質將我們思想和情感的訊息攜帶到全身,知覺會影響行為,而行為會改變我們大腦和身體的生理狀態,我們生活經驗的記憶就存儲在器官和筋膜中。

我們不僅僅是一個被定義的,孤立的個體,更像是許多聲音集合而成的的共同合作者,其中包括來自微生物叢的外來DNA,這些DNA為我們提供了自我認知的基本層面,例如我們的人格特質。加利福尼亞大學(UCLA)的一項開創性研究也如此顯示。 我們內部的一切都在變化和發展,我們而不是孤立的,而是時時刻刻都在與我們的環境產生了深刻的共鳴,例如我們心臟發出的電磁場會導致周圍人們大腦發生特定變化。

現在我們知道,這是經過研究驗證的事實,我們可以透過練習進入深度冥想狀態,然後這些狀態可以造成我們所有主要調節機制的變化,例如端粒長度(telomere length)(細胞壽命的關鍵生物信號),發炎反應和細胞修復。這些行為可以通過表觀遺傳學的風景改變基因組的表達,而表觀遺傳學的風景現在被我們認為是一種高度流動的多能環境,也就是我們身體生活的環境。

我的老師卡洛斯向我介紹的也是這種觀點。他使用不同的語言,但具有相同的含義和結論。它擴大了我以及患者經驗的可能性。現代科學和古老的薩滿智慧原理和實踐一起走入了一個相似的生命單元:我們內部的身心世界(internal body-mind world)

connection
「我可以和我的內臟說話」是甚麼意思?

卡洛斯教我的其中一個練習是「與我的器官說話」。這個想法很簡單:就像這個被稱為「我」的整體(overall me)存在著一樣,在我的組織和器官中也有許多較小的我。在我體內動態的訊息世界中,我的每個器官都有獨特的意識。我們的器官儲存著記憶,也包含訊息。他們可以和我們交談。「大我」(the big me)可以進入並與不同器官和組織建立對話。

在二十多年的教學講習班和臨床實踐中,我發現這對理解自己和身體正在經歷的狀態來說是非常準確並且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有時,我會看到卡洛斯在「和他的肝臟說話」。他用非常友好的方式與之交談,感謝它所做的所有工作。他會在肝臟所在的地方撫摸自己的肋骨,然後停下來花一點時間來「聆聽」它。

每個肝細胞中已鑑定出擔負著超過500種重要功能,全年無休。它是組織和分配我們內部營養和資源的器官。在我們繁忙的現代生活中,它往往負擔過重,在生理上和意識中存儲了多餘的物質。 我們的壓力源被「儲存」在肝臟中。 當我們的肝臟不堪重負時,它也會緊繃,並干擾其他鄰近器官,例如我們的胃和腸,或心的平靜。

Image 5.jpg
我們的器官可以告訴我們很多事情。

例如,一位因嚴重便秘而來治療的患者已獲得醫生的標準幫助和建議,例如增加纖維攝取和運動,大便軟化劑甚至抗抑鬱藥,但效果不佳。在諮詢過程中,我們使用圖像引導,在「他的更高自我和他的結腸之間建立了對話」,他的結腸告訴他,他(結腸)保持不動的原因是因為他(患者)覺得自己被困在工作中。他與業務夥伴之間存在長期糾紛,但仍未解決。 結腸儲存著他內心生活中的情感和內在感知的部分。 那時,他意識到自己對於和夥伴爭執的立場非常僵硬,是時候需要繼續前進了。在他簽署解約文件後的第二天,他就開始排便,並在一個月內恢復了正常的生理節奏。

保羅·皮爾索爾(Paul Pearsall)博士在他的《心臟的密碼》(The Heart’s Code)一書中報導了另一個有趣的例子,說明我們的器官如何儲存訊息和生活經歷,甚至是包括了非常具體和詳盡的信息。我聽說過Ron Hulnik博士的這一說法,他是聖塔莫尼卡大學著名的精神心理學計劃的創始人之一,對此我感到非常興奮,目前正在接受認證課程。亞利桑那大學移植捐贈者係的臨床神經心理學家Pearsall描述了器官接受者如何從捐贈者那裡獲得記憶和人格特質。他講述了一個女孩從另一個被謀殺的女孩那裡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的案例。她很快就開始夢到自己被謀殺的過程,如此生動和詳盡,以至於她的母親進行了舉報,讓警方查明了真正的謀殺者並在法庭上證明了此案。這種明確事件的含義使人不可否認的是,器官本身能夠獨立儲存高水準的明確訊息。

cell-structure

我該如何與器官說話?

有兩個步驟和一個規則來執行此操作。第一步是做些事情讓喋喋不休的心智安靜下來並保持臨在。這可能是用一分鐘的時間來專注於我們的呼吸,甚至只是一口呼吸! 第二步是以探究的態度將注意力轉移到特定的器官上,並建立對話。

規則是,當我們問一個問題時,我們必須保持直接的態度,就好像我們是在和眼前的某人說話一樣,然後停下來,等待接著浮現的第一件事(不帶著預設立場)浮現的可能是想法,圖像或記憶。這份感覺可能會慢慢變得清晰。 該規則意味著,在我們向器官提出問題後的停頓瞬間,正是自發的訊息在我們的意識中形成的時候。 有時,甚至不需要提問。需要做的就是將注意力轉移到那個器官上,去看見它,去聆聽它。

image 2

練習與實踐

接下來,閉上眼睛,讓你的注意力從外部世界轉移到內部世界。立刻讓身體釋放掉所有不需要的緊張。 用手從頭到腳掃一下,全神貫注地掃描整個身體,讓每條肌肉放鬆,讓每個關節柔軟,讓所有神經張開,循環系統和皮膚都張開。讓你的身體按照自己的步調來進行。 現在,睜開你的內在眼睛(inner eyes),然後將注意力轉移到你想要與之交談、聆聽或保留空間的器官上。

讓自己發揮自己全部想像力。 你是否對該器官的健康有任何疑問?與這些症狀相關,尤其是與這些症狀在你體內產生的情緒有關。暫時對這些情緒保持協調平和之心。不要批判它們,也不要嘗試改變它們,就只是與它們在一起。 現在,開始與器官交談,就好像你是正在和人交談一樣。這個人也是你或者是你的一部分。保持讚賞,陪伴和支持的態度。它一直在受苦,而你想好好陪伴它。在這個時候向器官表達你的支持。

和器官說話,就好像它是你的5歲小孩一樣。 提出簡單直接的問題,
例如:
「你為什麼要痛苦?」
「這與我現在的生活有何關係?」
「我如何幫助你感覺好些?」
「有什麼我可以幫助你來減緩症狀的嗎?」

請記住,不要預先判斷或收回你提出的問題。在此對話中花點時間,或者只是坐在器官的面前,在那裡保持你的意識。 當你準備好,就對你的器官說聲謝謝,謝謝它與你相見。要求它的允許來進行未來進一步的對話。以自己的速度走出來這個內在空間,並立即感受一下由此產生的任何訊息。

我強烈建議寫下這些訊息。 

就這樣。

就是這麼簡單!

dr. raid.jpg

作者:Dr. Reid

編譯:7flow


推薦課程:

延伸閱讀: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