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flow書摘,  靜心講堂

我們該如何進入身體智慧?

我想把以下訊息傳達給那些正感到不知所措、焦慮或疲倦的人……

行動和存在

在這個動蕩的時代,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訊息轟炸,這些訊息會讓我們的思想不斷陷入迴圈,並將我們推入一種不舒服的不安狀態。當我們不斷吸收訊息時,我們就生活在一種以頭腦為中心的陽性意識狀態中,這種陽性意識將理智置於直覺之上,也將行動(doing)置於存在(being)之上。每當我們過於偏向陽性化的意識狀態時,我們就會關閉我們存在的陰性面向。

不斷地去試圖預測、合理化和要求任何事情需有答案是一種最徒勞無功的努力,這總是讓我們感到更加困惑和不確定。很多時候,我們最迫切想要尋找的答案並不僅僅來自理智,尤其是當我們大多是在「強求」,而不是「允許」答案在對的時間自然展開

當我們脫離心智的局限,進入身體的智慧時,就能獲得單靠理智無法獲得的洞見。我們的身體(包括我們存在的整個整體)具有一種智慧,它遠遠超過了支配大多數人思想、信仰和行為的意識。

混亂感從何而來?

祂原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禮物,為了獲得這跳脫矩陣影響的智慧 ,我們必須重新連接到我們的直覺感知及知曉。因為在我們的現代世界中,這種存在和意識狀態被大大地忽視了,難怪我們常發現自己處於混亂的狀態之中。

由於現代生活快節奏的需求,特別是實現財務安全的需要,我們已經變得依賴(甚至是痴迷於)邏輯和行動。我們被教導,追求「成功」取決於敏銳的智力和紀律。這是透過嚴格的教育機構灌輸給我們的想法,這種機構無視直覺,偏愛邏輯,偏愛紀律而不是臣服。這並不奇怪,因為主流教育旨在培養近似於機器人的工作者,這種人本質上是龐大系統裡的小齒輪,需要有著無休止的生產力才能維持系統運轉。

被主流社會採用的「成功」概念是有問題的,因為它鼓勵我們去追求有形的外在成果,即使犧牲自己內部存在狀態為代價也在所不惜,然而當我們不被允許放慢速度,休息並簡單地存在(存在的陰性面向),內部狀態是勢必被嚴重耗損的。

我們常常忙於達成某個狀態(achieve)、累積資產(accumulate)和獲得(acquire),以至於忘記如何在當下的美麗中臨在,如其真實所是地臨在;沒有被野心和期望所玷污。正是在這段休息時間裡,我們可以獲得最偉大和最純粹的洞察力,這些洞察力超出了邏輯思維的範圍。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否定「行動」,一直追求這種超然狀態。

心流·生命之流·宇宙韻律

要進入真正的心流狀態,我們必須學會平衡自己的陽性(行動/紀律)和陰性(存在/臣服)。社會普遍將「無所事事、無作為」汙名化,認為這是毫無生產力而懶散的,但這並不正確。(延伸閱讀:《越無聊,越開竅!無所事事更能釋放你的創意與效率|[TED] 》)

不要因為暫時離開工作並給自己時間放鬆而感到內疚。我們常常對自己太苛刻,如果你感到壓力很大,那麼可能是你該放慢腳步的時候了。讓生命的流動載著你走,而不是不斷地試圖在世界上用力留下印記。這需要信任、耐心和自愛。

對自己溫柔一點。藉此機會去重視與榮耀你內心真正的陰性面。你的這一部分希望你變得柔軟並完全沉服於當下,心思不期待著未來或對過去感到後悔。以這種方式放棄控制,可以讓喋喋不休的頭腦得到急需的休息,並讓我們重新連接到內在智慧來自我療癒。

無論這看起來多麼違反直覺,通常都是「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情況都是成立的。

練習去平衡「做」與「存在」,
看看你的生活如何變得更加快樂、清晰、健康和充滿意義!


「在一個不斷試圖讓你成為其他人的世界中
做你真實的自己,
這就是最大的成就。」

To be yourself
in a world that is constantly trying
to make you something else
is the greatest accomplishment .
~ Ralph Waldo Emerson ~

(art by Helena Nelson Reed)

(部分摘錄自: Alexander Rice )
(編譯:7flow七色嵐)


推薦文章:

推薦課程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