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flow女人圈

太陽輪&心輪&喉輪|在傷口開出花朵:單口喜劇裡的女性力量

比起寫實入骨的悲情劇,大部分的人更愛喜劇。

喜劇裡的超越與編織

好的喜劇創作者是善於編織的人,他們抽取生命經驗當作素材,反覆觀察和思考,再將其編織成一幅新的故事,讓新的故事超越了發生當下的正面或負面感受(通常被人歸類為『好的』『壞的』),讓故事本身成為犀利卻令人享受的作品,這是一種上乘幽默。

以脫口秀(stand-up comedy)為例,在這麼一個依賴即時反映和清楚表達、展現自我的表演來說,無疑是十分具有陽性特質的,儘管男女比例也十分懸殊,從很多展露頭角的女性喜劇創作者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極其耀眼的原生女性光芒。她們口才驚人,她們氣場強大、深具自信,她們以女性視角轉譯現實世界裡的陰暗或荒謬(特別是男女不平等的社會優勢和偏見),讓觀眾跟著自己,以不同方式重新造訪很多被習以為常的社會現象。

喜劇裡的性與兩性

東方的家庭風氣普遍比較保守,對於西方脫口秀文化頻繁在談論性、表演性(選擇性主題來表演是因為通常可以很容易達到群眾共鳴的效果)的脫口秀表演通常有些顧忌,某些不適合闔家觀賞的重口味橋段可能會造成尷尬,然而不少表演者為了達到「效果」,對「性」主題的闡述方式較為粗俗和粗暴,除了讓人感到不適,難以和女性觀眾的內在真實產生共鳴。

之所以會建議大家多多關注女性表演者,是因為她們用自身智慧展現了女性賦權(empowering women)的新面貌。她們擁抱性,但不依賴性。她們可以去愛男人,卻不需要依賴男人。她們不再忍受自己被刻板性別角色綑綁,她們的表演裡有自己活出的真理,擺脫了女性被植入的舊時代信念,男人與女人之間並非是對立關係而可以是同裡和包容…(奧修談愛|何謂成熟的愛?)

當一個人可以全然表達她的真理,就能夠如實展現自己的個體性。所以,當我們無法真實表達心裡感受時,就是喉輪能量受阻的徵兆。而喉輪要帶給我們的課題是:學習著隨時覺知到是否能如實的表達內在心理的狀況,而沒有任何的偽裝或隱瞞。(延伸閱讀:身不由己只好勉為其難?|喉輪的心魔:謊言)


喜劇讓我們學習思考、跨越傷痛

一個成熟的女人不會墜入愛裡,沉溺其中,她會從愛中昇華。同樣的,一個成熟的人不會困在表面上的失落,創傷經驗,和社會集體的,和社會集體的標籤制約之中(如:遭受暴力、失業、分手、離婚…),她有能力重新編織生命給她的明示與暗示,活出內在的真實力量。

以下介紹幾位在舞台上閃閃發光的原生女人:

凱瑟琳 (Katherine Ryan)

來自加拿大的 Katherine是個30多歲的單親辣媽,和我們一樣,活在一個對兩性期待不一的社會。她說,「男孩被教導要成為某個人,女孩被教導要找到某人,而我選擇兩個都不做。」

她誰都不做,也不尋找某個男人,她只想好好地做自己。但她並不是在說男人不好、結婚不好、傳統家庭不好,她只是想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苦衷和個人選擇,無論如何,我們都應一視同仁、尊重以待。「我只是覺得你們不用跟我過一樣的生活,」她說,「家庭本來就有很多種面貌,我希望沒有哪種家庭讓人覺得恥辱。」無論你選擇過怎樣的人生,都無人有權對你指指點點。(代表作品:《閃耀女力》《麻煩大了》)

埃萊莎(Iliza Shlesinger )
屬於字彙量豐富的故事魔法師,以幽默自嘲的方式道出觀眾心聲。常常在表演中加入誇張的聲音、表情、肢體,對於笑話的尺度拿捏也恰恰好。(代表作品:《年邁千禧世代》《揭開面紗》《擊殺確認》)

黃艾莉(Alexandra Wong)
作風辛辣,談論的話題幾乎沒有禁忌,談論的是題材新穎的育兒話題,因此在 Netflix 推出後便大紅大紫,也讓觀眾對於這位亞裔辣媽留下深刻的印象。(代表作品:《眼鏡蛇寶貝》《鋼鐵老婆》)

親愛的男人與女人們,你今天大笑了嗎?

不妨來看看喜劇吧!


(部分演員介紹摘錄自:ADayMagazineKayleetopia)
(撰文:Halich)


推薦文章:

推薦課程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