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ars手療,  林雅雯專欄

觸碰的藝術

「你希望怎麼被觸碰,就用這種方式去觸碰別人。」這是我在帶領工作坊時,做觸覺感官開發練習,時常會跟大家說的話。

身為人,天生喜歡被觸碰

當身體被適切的觸碰時,其實是一件非常滋養與享受的事,這點可從小嬰兒身上看到。當我們以充滿溫柔與愛的方式去抱著或撫摸小孩時,會發現他們身體自然的處在放鬆與接收的狀態裡。

研究指出,如果一個小孩在成長的過程裡,能獲得母親很多觸碰與擁抱,那麼他在長大後,基本上就會很自然的敞開心與他人親近接觸。然而,如果在小時候沒有得到足夠的觸碰,那麼在長大後或許會發展成對他人的抽離與冷漠。

對於觸碰,你熟悉嗎?

相信大家都有被觸碰的經驗,從社交性的握手、擁抱、找人按摩、幫自己洗澡、到愛人間的親密愛撫,都是人跟人間透過肢體的觸碰所帶出最直接的一種交流方式。

但你可曾想過,從一個觸碰中可以帶出多少訊息,又能傳遞怎樣的品質呢?看似簡單的觸碰,其實蘊藏著很多玄外之音。

觸碰如同飛機著陸

有搭過飛機的人一定都有過這個經驗,飛機降落順滑與否,會帶給人截然不同的飛行經驗。通常我們都會期盼著飛機能如蜻蜓點水般的著陸,而不是以啷噹重擊的方式。

如何能讓機身不著痕跡的著地,著實考驗著飛行員的技術。這就如同進行一場完美演出,平順著陸的話,有時甚至會得到全機艙的滿堂彩。

對我來說,有時候肢體的觸碰就如同飛機著陸一樣,被觸碰者的肌膚如同著地時的地面,而觸碰者就如同機身的輪子。身體與身體間的接觸,基本上就是從雙方身體的其中一個點或部位開始,譬如手掌去觸碰背。而這個接觸所傳遞出去的訊息與帶出的感受,就在指尖觸碰到背的那個霎那。

看似簡單的一個觸碰,其實就有好多可以玩味的地方

如果我們把整個觸碰過程,看作一場演出,那麼如何進場(接觸皮膚的瞬間)、如何出場(離開皮膚的瞬間)、以什麼樣的步調去移動(觸碰的速度)、用怎樣的音量去表達(觸碰的方式)、以多少的精力去展現(觸碰的力道),都會帶出不同的觸碰品質來。

有學過按摩的人,或許會更清楚觸碰的品質如何帶給個案不同的經驗感受。

我並沒有正式學過按摩,但興許是因為從小學舞蹈的關係,對於肢體的觸碰習以為常。舞者與舞者之間在跳舞的過程中,經常會有肢體互動,也因此讓我對肢體的觸碰更為覺察。

觸碰不單單只是肢體與肢體的接觸,它更是一門藝術

開始接觸AC系統中的能量手療後,譬如Bars、面部提升、身體程序等,更加深了我對於觸碰的覺察。一雙手如何接觸另一個身體,對我來說是門藝術。這之中涵蓋了很多眼睛看不見,卻持續在執行師與個案間流動著的無形能量,全都來自於觸碰本身。

也因此,不同的觸碰手法,將會帶出不同的感官覺受。雖然,多數能量手療的重點並不同於按摩,基本上著重的並不是觸碰手法本身。然而,我卻覺得它多少還是會影響療程的傳遞與接收。

AC創辦人Gary說:「身體喜歡被觸碰。」也因此多數在AC裡的身體程序,一定需要有身體的接觸,而不能是遠距施作。

假如我們能更懂得傾聽個案身體,每個觸碰將帶出多不一樣的品質來?

身為一位能量手療執行師,如果能對於觸碰帶著更多覺察,相信會讓你的個案更全然放鬆的去接收整個療程。

如果,你跟我一樣覺得觸碰不只是碰身體,而是門藝術,那麼歡迎你來面部提升一日課,除了學習整套面提程序,我也將分享在給予個案時,個人的經驗與覺察,當然也包含將 <觸碰的藝術> 應用到面提療程或任何你會的能量手療裡。

還有什麼更多的可能性是我們可以一起去創造的呢?

雅雯


延伸閱讀:

推薦課程: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