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藉著耶誕節這感恩的節日,要跟大家分享一則我在倫敦留學的小故事。
脈輪舞蹈的起始
那是在2006年我到英國的第二年,當時在倫敦北方的一所學校攻讀編舞碩士,我的指導教授是一位很有智慧也很慈祥的紳士,他非常傾心東方文化,所以課餘總是喜歡跟東方的留學生做很多的交流。
當時這位教授請我們自己找主題做一個實驗性質的研究報告,我選擇以「如何以舞動來啟動脈輪能量」做為我的研究主題。那時我才開始接觸脈輪系統,了解並不深,我只以僅有的一些書籍資料作為參考基礎,來設計一系列的練習與實驗。研究方法包含運用不同的呼吸法、繪畫、顏色、靜心冥想等元素,再結合舞動來測試一個人對脈輪能量的感知與實體經驗。
在研究期間,我找了我的同窗當我的實驗對象,每一週我們聚會一次,我自己設計一些練習讓他們來體驗,然後給予我回饋,我再將他們的回饋紀錄下來,比照書本上所描述的脈輪相關資料,交叉比對實際感受與其對應的顏色、生命議題及能量狀態等,作為我的研究報告。而這個研究報告也成為我日後發展「脈輪舞蹈」系列課程的基礎。

教授的嘉許
在這段期間,我時常把自己埋在圖書館的書堆裡,專研許多學術資料,回到宿舍也是繼續我的研究。到院所時,我最常在研究室電腦前查找資料,不然就是在舞蹈教室裡跟同窗做實體練習。我認真做研究的態度,我的教授全看在眼裡。
一日,我跟這位紳士教授約談,關於我的研究報告。一到他的辦公室,他便親切的請我坐下來,如朋友般的跟我聊著天,就如同我第一天到學校報到見到他時,他也是如此對待我。跟他交談的過程中完全沒有面對師長的嚴謹或壓力。
之後我提到我在做研究時所遇到的問題與難處,他很仔細的聽我述說,並給予我諸多建議,著實受益良多。而就在談話結束我即將離開他辦公室前,他突然叫住了我,很真誠的對我說:「雅雯,你知道嗎,你做得很好,你專注研究的精神與態度,真的很棒!」
當我聽到他這麼對我說時,我其實有點意外,因為我並不覺得我有他說的這麼好,但一時不知道如何回應他,只是很不好意思的說:「沒有,我其實還做得不夠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做好一切是理所當然?
回想在以前的求學及工作經驗中,很少被嘉許,因為做得好,多數都被視為理所當然,不需要特別提出來被讚揚,反倒是沒達到目標或沒做好時,會被指點與提出要改進的地方。
興許是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東方我們習慣了教條式的教育與儼僅的工作方式,每個人都會很自律把分內的事情完成,鮮少自吹自捧,說自己有多棒,因為懂得謙虛才是美德,而做好是應該的,沒什麼好提的。
肯定自己的好
也因此當我的教授如此讚揚我時,反而覺得不習慣。而當他聽到我的回覆時,反而認真的跟我說:「我知道在你們東方,謙虛是種美德,不習慣接受讚揚,然而我想跟你說的是,你真的很棒,或許你可以學習著接受自己很棒這件事,看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值得被嘉許,值得被看見,重點是,你自己對自己的肯定才是最重要的。」
聽完教授的一席話,著實讓我陷入沈思中。是啊!一直以來我已經習慣了默默的完成好多好多事,總是認真的去看待每一個任務、每一項工作,持續性的鞭策自己,不論是別人交付與我,或是我自己想做的。但卻鮮少去嘉許過達成每一項任務與工作的自己。

感恩時刻
教授的一席話所帶給我的教導,並不只是在於懂得接受他人的嘉許,而是學習著看見及認可自己的好,不論這個好棒的自己是從他人嘴巴說出與否,我們都能認出並欣然接受。
十多年過去了,這位英國教授帶給我的教導至今仍然深深影響著我,除了幫助我在學術研究上,更多的是讓我以更開闊的心態去看待自己與他人。而在這個特別的節日裡,特別感念他,也祝願他在這個非常時期一切接好。
一份邀請
回看十多年後,在此時此刻的我,身處台灣,能將當時的研究報告落實發展為一系列的「脈輪舞蹈」課程,有機會去分享我所學及所知所感給有緣的朋友,真心要感謝的是我的這位紳士教授,才讓我能為接下來帶領心靈舞動工作坊的願景之路打好根基。
也藉此邀請有緣的你,在明天聖誕節夜晚,一起來經驗這歷經十多年淬鍊的「脈輪舞蹈」,以慶祝歡樂的舞會形式來歡慶佳節。
祝福各位,在世界的每個角落
耶誕節快樂!
期待明晚與大家在舞動中共度佳節!
2020/12/24
延伸閱讀:
推薦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