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學生時代習舞的過程,我總是勇於嚐試許多超越極限的動作,在舞蹈課室中永遠衝第一,不畏懼做猛烈艱難動作。因為有著用不完的精力與冒險精神,所以在老師們眼中,我屬於那種可以將動作精準迅速完成,富有力量與爆發性的舞者。因此那時在課堂裡經常因為嚐試突破自我極限的動作而跌跤再站起。老師與同學也習慣了我每堂必跌,不足為奇,因為我總會跌倒了再站起來,直到有一次我重重的跌下,站不起來為止。
在外展與內收間找到平衡
那時我們在練習一個現代舞的基本動作,要以單腳支撐身體重量,瞬間轉換重心再回到原位。我以慣用的冒險精神,使出全力的展現這個動作,就當我要將力量收回到支撐腳時,因為採空而將一屁股的重量狠狠地壓在我的右腳踝上。在那一刻,全班驚呼,但他們想我應該如往常一樣等等就會站起來,然而,我卻久坐在地上無法動彈。那時我才意識到,這次我真的傷到自己了,我的腳踝因臀部重量瞬間下壓而嚴重挫傷。那次的傷讓我撐著拐杖在一旁看著別人練舞足足一個月。
這個經驗對我來說彌足珍貴,那段期間,老師曾私下跟我說,他非常喜歡我有冒險嚐試動作的精神,然而這次的受傷也在給我一個警示,要告訴我如果一昧的向外衝撞而不懂的回收,最終的結果就是失控。老師的一席話,讓我開始去思考著關於精力的使用與呈現。如何在外展與內收之間找到平衡。
當時因為還年輕,對於老師的一席話能夠掌握的有限,雖然受傷讓我收斂了不少,我卻無法參透什麼叫做收束的力量,對我來說往外釋放比往內收束要容易些,因為向外去沒有界限,可以毫無顧忌與限制,然而向內收卻蘊涵著深不可測的底藴,就如同外展的是眼睛可見的,而內收的是看不見無形的力量。

放掉要「達成」的,只是去「成為」
進入舞團後,我才開始慢慢品味何謂收束的力量,一開始真是煎熬,因為慣用向外爆發的身體,在這一刻全派不上用場,安靜不下來就無法往內走。那段期間曾一度迷失了自己,因為不論我怎麼努力的做,都無法達到老師要求的沈靜鬆緩,到後來我學習著放掉「努力」這件事,什麼都不想,只是去「成為」,在每一次的練習中進入那狀態裡。逐漸的,當我忘了我自己要呈現或努力什麼時,只是「在」,一天,舞團的前輩跟我說:「雅雯你現在的狀態就對了」。
我不知道我做了什麼,因為沒有要努力達成外在的,反而是專注在內在的每個細微移動中,身體自然有它流動的方式,這一刻,我才慢慢體會,原來這就是向內收束的力量。這股力量不是我以前以為的剛硬猛烈,反而是富有厚度與彈性。當我能允許這看似無形的力量自由流動時,它所呈現出來的狀態反而大過於一昧的外衝使力。
人生不是「努力」的過,是當下的「在」
隨著人生經歷流轉,我逐漸愛上這股收束的力量,每當我把力量向外丟向這世界,失去了重心而感到能量浩劫時,我就知道我的慣性又出現了,因為我太「努力」在過人生了,這時,我會提醒自己,慢下來,往內找到核心,去感受內在升起的豐沛滋養,它隨時都在我之內,在一呼一吸之間,當我閉起眼,我就回到那狀態裡。
如此,不論外在有多混亂與失控,我都能安住在沈緩安靜的內在空間,由內漸次感染外,最後游刃於內外急緩,在之中找到平衡,而不至於迷失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