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感
7flow女人圈,  7flow書摘

建構有親密感的空間

去聆聽對方分享他的喜悅、恐懼、憤怒和痛苦,這是需要勇氣的。在傾聽時,保持柔軟與接受的狀態。也要去意識到自己升起的防衛之心—那股想為了想壓制自己或對方而攻擊或者轉身的衝動,就只是保持臨在,如實接受發生的一切。
 
去聽見對方的真相,而不用試圖去解決或給建議,不用試著用任何方式改變他們的經驗。也去聽見他們的喜悅,痛苦,失望,憤怒。
 
去聽見你的一言一行對他們造成的影響,就算那會引起你內在極大的不適,就算那會讓你感到羞愧,罪惡感,或害怕,還是繼續傾聽。
 
去意識到有甚麼是會觸發你的地雷,對這些敏感事物致以敬意,把呼吸帶進去,將這些事物帶進光中,有意識地祝福它們,持續傾聽。
 
去讓你的朋友或夥伴有安全感去展露自己的脆弱,有勇氣說出屬於自己的真實,那些令人疼痛不已的真實,那些令人解脫自由的真相,那些可以療癒的真實。給予他們一切所需的空間來分享自己。在對方崩潰,燃燒,告解,恐懼或喜悅之時給予支持。
給他們這份禮物,這份禮物就是關係裡的安全感,也就是積極聆聽(active listening)的支持。
 
把真話說出來也需要勇氣的!
要清晰,自信和直接,並保持開放的態度。實話實說,想說「不」時就說「不」,想說「好」時就說「好」。讓你的朋友,家人,或伴侶明確知道,什麼對你來說是可以接受的,什麼是無法接受的;什麼事會傷害到你,什麼事會讓你開心,什麼事會讓你惱怒,什麼事會讓你感覺被愛。
 
讓他們知道什麼時候、發生什麼事會代表著他們超過了你的底線,不尊重你的界線。有時候對方只是不清楚而已,因為我們不會讀心術。
 
不帶責怪、不帶咒罵地,說出你誠實的真相和脆弱,不需要去攻擊對方,也不需要去袒護對方。當然,這是一條很難拿捏的界線,它需要我們保持臨在,保持緩慢,保有謙卑之心,以及很大的意願,來放掉「我是對的」的需求
 
不再沉迷於討好他人是需要勇氣的,這是很多人有生以來就養成的慣性。很多人優先考量別人的感受和需要,而非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無視自己的真實來「保護」對方,讓自己沉默,來迴避衝突或拒絕。
 
不再沉迷於自我中心和自戀也是需要勇氣的,這樣的人把自己的所有需求放第一,毫不在意他人,讓他人無法發聲,試圖改變他人,好讓自己不用面對痛苦,不用面對被拒絕,也不用面對被遺棄的恐懼。
 
與自己、與他人保持完全的臨在是需要勇氣的。
 
這是關係之中最高的可能性:共同編織和創建一個臨在之巢(nest of presence),讓彼此都能感到安全,得以分享真實的自己。在這裡,我們打破相互依存(codependent)的羈絆,也不再試圖去控制或拯救對方。
 
好好地掌握自己生命的主權,好好地擁有自己的痛苦與快樂,思想與感受,衝動與欲望,價值與激情。
 
在這樣一個真實的愛巢中,真愛必然會綻放。
 
 
(author: Jeff Foster)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