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即是多
特邀專欄,  課程介紹

如何讓自己綻放?其實緩慢才是王道

跟著直覺過生活,簡簡單單。不必衝撞奔忙,緩慢才是王道。

有天早晨醒來,感覺身體狀況不太好:疲憊,能量沉重。不去抗拒這樣的感覺,照例進行每天的練功。心中隱隱浮現一個念頭:少即是多,小即是大。

少-即-是-多,我放慢了呼吸。小-即-是-大,再次鬆綁動作。不貪多,不求大。沒有標準和完美的動作,順從身體和心的直覺,就是最好的練習。呼吸像慈愛的大氣,用輕盈汰換沉重。空間是友善的天地,慢慢把肌肉和關節舒展開來。

結果,這是能量煥發,身體綻放的一日!

原來那個”疲憊和沉重”的訊息,只是身體的提醒,要你慢下來,鬆開來,開啟內在自癒的機能。這是身體的智覺,內在的智慧。緩,少;不貪,不傲。

less
近年來,禪學中「簡單生活」、「斷捨離」等哲理,成為新時代心靈成長的醒悟。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極簡設計風,悄悄滲入人們的生活。鼓勵回歸渺小的小日子,享受小確幸的風潮方興未艾。重點不在精緻和品味,都是「少」和「小」,回歸本然,知足常樂。

然而,這些訊息很容易只停留在大腦的「思想」,未能打開身體的「感覺」,更進不到內心的「智覺」。知識不等於見解;腦力不等於智力。原因無它,生活仍然太快,太多了。來不及感受,沒時間咀嚼。入寶山空手而回,貧者恆貧,富者恆富。日子原本可以過得很簡單,卻總是被過複雜了。

sadhguru
每次想起印度瑜伽上師薩古魯(Sadhguru Jaggi Vasudev)說的一席話,心頭總是一震:「最終,大多數人類做了什麼?只有吃、睡、繁衍和死亡。你可能相信自己做了很多事情,但在死亡來臨的那一刻,你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就會發現,你所做的一切只是將生存的過程複雜化。僅僅是這個簡單的過程--人類卻無法做好。在生命終結之時,他們因周圍的一切而倍感受傷。不幸的是,隨著年齡增長,大多數人不是變得更有智慧,而是變得更加受傷。」

少即是多,小即是大,果然是正覺。

撰文:黃旭徽 |氣瑜珈 睡眠瑜珈 炁循舞 課程帶領人


黃旭徽專欄延伸閱讀:

7flow七色嵐探索旅程: 「氣‧瑜珈」「炁循舞


prana yoga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