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
課程介紹

黑暗中與自己對舞|風靡全球的新興舞蹈型態

不敢在公眾場合跳舞、不敢在公眾場合唱歌、不敢在公眾場合演講,這份不舒適感其實說明了「被關注」背後隨之而來的「被檢視、批判的恐懼」,很多人往往因為這層顧慮,喪失了從舞動、歌唱、表達中享受、經驗、學習的珍貴機會。分享大家源於墨爾本的黑暗舞蹈,視力的關閉彷彿給了人真正的自由,看不到別人、看不到自己,當無所不在的「比較」不再是個選項,我們反而更能與自己共處,共舞
The-Hidden-Dancer.jpg
(以下節錄自台灣英文新聞)


黑暗中與自己對舞  新興舞蹈型態風靡全球

(台灣英文新聞/蔡佳穎 綜合外電報導)當窗簾被拉上、阻絕了外界陽光,在室內的每個人就像遺落在音樂聲中,盡情搖擺、恣意奔放,這是在澳洲的墨爾本。

《BBC》報導,26歲的Annie以前很不敢在公眾場合跳舞,但若在一個「沒有人看」的場所,就自在多了,「那裏沒有評論、不會感到不自在,是一個適合放鬆的空間」,她說。

而Annie只是全世界上千個體驗「近乎黑暗」舞蹈的參加者之一,這種跳舞活動「No Lights No Lycra」源自於墨爾本,在幾乎黑暗的環境中進行,只有一點點光線避免參與者撞到他人,發起人希望人們能在黑暗中隨著音樂自由舞動,釋放自我。

這項跳舞兼健身活動NLNL對全球女性舞蹈課程來說是一大轉變,因為不像一般工作室的正式性,NLNL不要求動作標準一致,也不強求跟上所有人的節拍;相反的,NLNL強調無拘束的跳舞樂趣,釋放自我,不用擔心外貌而能自由舞動,或背負著減肥瘦身的壓力。

NLNL不只帶起這項活動的風潮,也帶動各地仿效美國歌手碧昂絲(Beyonce)特殊舞步或紐約扮裝皇后姿勢的舞蹈課程,如同俗諺所說,「跳舞吧!就像沒有人在看一樣」,這就是年僅34歲的墨爾本朋友Alice Glenn和Heidi Barrett在2009年創辦NLNL的初衷。
darkness

Alice說,「我們只是厭倦了到舞蹈教室跟著所有人做同樣動作,而且對自我要求很高」,「但人們享受跳舞的自由只是因為這感覺很好,並不是因為跳得好看。」

一份2013年的報告指出,現今健身產業須更迎合年輕人口味,年輕人較不像父母那輩一樣喜歡上健身房,他們更喜歡結合音樂和同儕社團的健身活動。

Alice補充道,另一項原因是參加者不需要「把自己看得太過重要、太拘謹」,儘管一開始的活動只有五個人參加,六個月後參加人數每週暴增到100人,Alice說,「我們的活動突然變得很風行」,尤其是有朋友在紐約布魯克林成立據點後,NLNL更登上了《紐約時報》的版面。

非洲旋律舞蹈結合健康概念

場景轉到佛羅里達的邁阿密,女舞者Simone Sobers了解部分女性因為特定體質容易過胖或引發心臟病,決定創立一種舞蹈健身,結合音樂與舞蹈這兩種他們文化中本來就有的元素,幫助女性更輕鬆減重。

Simone的「Boss Chick Dance Workout」是種結合hip-hop、舞廳、非洲舞蹈旋律和扭腰擺臀的舞蹈健身,這些課程專為女性設計,如此她們就不必在乎男性對身材的關注,並且可以盡情展現自己最性感的一面。

向碧昂絲致敬的舞步

而在墨爾本,Liz Cahalan創立的Bey Dance則是向歌手碧昂絲精神致敬的舞蹈課程,身為專業舞者的Liz去(2016)年在澳洲開了一間工作室,如今已擴展到伯斯和阿德萊德,現在則聘用35位員工教導課程和維持營運。

Liz說,「這已經不只是一堂舞蹈課,更是在告訴全世界女性『擺動身體』是允許的,應該要更勇敢跟自己的身體相處。」

Liz認為,像是Bey Dance或NLNL的出現是一種時代精神的展現,以前的觀念認為跳舞是某些身材、有舞蹈背景者的專利,但有些人厭倦了這種想法,才掀起了這些形式多樣的舞蹈課程。Murrell認為,這類特殊舞蹈教室的出現反映了人們的偏好,而且他們正在做從未做過的事。

 


wallup.net

當然,單純在黑暗中隨音樂舞動,與7flow黑暗之舞的主題式靜心內觀引導又有所不同,但將黑暗元素融入一向追求「表象」的舞蹈中,無疑是現代社會一個很大的跨越,它意味著:「真正不批判自己與他人」 、「為自己而舞」、「往內感受、往內探尋」,與「無條件地接納自己」。你曾在黑暗中跳舞嗎?當我們開始擁抱黑暗,內在會發生麼事情?很有趣的是,當我們以開放與接納的態度進入黑暗,獲得的竟是意料之外的內在視角,很可能幫助自己度過原先走不出的迷障。


延伸閱讀:「面對黑暗的勇氣」「面對恐懼最好的辦法,就是與它同在:亞馬遜叢林帶給我的學習
推薦課程:「黑暗之舞


awakening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