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
靜心講堂,  林雅雯專欄

別再害怕有情緒,它不過是不同能量等級的呈現

我從20年前開始接觸奧修動態式靜心,在我理解中,奧修持續教導我們,帶著覺知去經驗與接納己身所有的一切,包含情緒的起伏。他設計了一系列適合現代人的靜心練習,其中有許多都是在協助我們找到一個能抒發與表達情緒感受的管道。

慣性壓抑或過度控制情緒將造成心理上的疾病

多數現代人,因為受到社會價值觀的影響,總覺得有情緒是件不好的事,那代表著我們的EQ不夠高,無法管理好自己,或是破壞了關係的和諧。因此,慣性的壓抑或隱藏情緒,以至於對內在感受漸漸變得無感或封閉。

這樣的情形如果持續出現,將會造成身心上的不協調,久了會產生心理疾病,譬如,憂鬱症或無名恐慌。因為當情緒不被允許時,並沒有因此而消蝕,而是以一種能量的形式被囤積與記憶在身體裡。

suppressed-emotions-are-appearing_358c11a6_m
壓抑的情緒造成身心的表裡不一

情緒不過是不同等級的能量表現

為什麼多數人不敢表達情緒?除了前面說到因為被社會價值觀影響,還有我們對情緒好壞的認定。大家應該常聽到「負面情緒」這個詞,它代表著不被允許或不好的,譬如「憤怒」、「悲傷」、「沮喪」等。然而,情緒說穿了,不過是不同等級的能量表現。

在語言被創造前,頭腦不會去判斷從身體裡面表達出的一股巨大能量叫做「憤怒」,如果我們客觀的分析這股被定義成「憤怒」的能量,所呈現的生理狀態是:呼吸急促、身體緊繃、動作誇大。

在這裡沒有針對這股能量的評判,而只是允許內在升起的強烈能量的真實表達。當這股能量被適時的呈現後,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身體的需求得到滿足,因此,被定義為「憤怒」的能量將自然的消散,恢復平靜。 

現代人之所以有諸多的心理疾病,多數是因為體內的能量沒有得到適當的紓解,因此造成能量的不平衡或阻塞。然而,當我們願意允許升起的感受被表達與呈現時,阻塞的能量將找到一個出口,形成自然的循環。 

emotion-energy-motion
情緒就是在移動中的能量 Emotion is Energy in motion

在允許自然表達情緒的同時,學習著提升對情緒的覺察力

或許有人會問,那是不是只要有情緒就直接表達?會不會造成很多關係上的衝突?我的回答是:「帶入覺察去經驗它。」

通常,當情緒來的時候,我們下意識的本能反應就是直接表達那個情緒,因此與人之間的互動就可能會陷入在某種情緒賁張的狀態而不自覺。

然而,只要我們持續有意識的帶著覺察去進入一個情緒時,將會發現當自己在「憤怒」時所附帶引發的身體感受及對他人所造成的影響時,會在覺察的當下,產生一個轉變的可能性,那就是發現自己行為舉止的荒謬,而有機會讓能量轉換成另外一種形式。

我們所要練習的,就是培養當下的覺察力,能夠適度的從那股情緒中抽離出來,以整體的觀點去看著正在發生的一切。當我們有這樣的能力時,「憤怒」不需要被「釋放或紓解」,而是直接被「轉化」了。

emotions awareness
允許與接納情緒,同時提升對情緒的覺察力

在兩極能量間找到彈性

所謂情緒的高低,代表著能量的兩個極度。慣性的控制或壓抑情緒時,我們以為自己處在平和的狀態裡,然而,當我們有機會去經驗那最兩極的能量時,將能夠在兩極之間找到彈性。

情緒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懂得與情緒共處。當情緒升起,代表著我們內在產生讓情緒波動的原因,這反而是我們需要去看見的。

如何讓情緒帶著我們去認識自己,更多的允許與接納,多過於限制與壓力。找到適當的管道,帶著覺察去經驗與表達各個等級的情緒能量。最終,你將發現,當身體想吼叫或哭泣時,並不再依附於任何情感糾結中,只是因為身體有這個需要,單純的以純能量的方式展現而已。

恭喜你,那表示你已經跳脫了頭腦對「情緒」的限制信念!

撰文者:林雅雯|能量引導師


延伸閱讀:

推薦課程:Aum靜心|新時代大師奧修經典動態靜心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