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輪,  脈輪舞蹈,  林雅雯專欄

脈輪舞蹈與技巧性舞蹈有什麼差別?|林雅雯專訪

脈輪舞蹈與其他舞蹈或運動,譬如肚皮舞、芭蕾等技巧性的舞蹈有什麼差別?

脈輪舞蹈是一種「自發性的能量舞動」

我把芭蕾、肚皮舞,甚至健身房的律動課程,需要學習動作的舞蹈,叫做技巧性的舞蹈。當你在學習技巧時,需要透過頭腦去分析動作及記舞步。在那個當下你的頭腦是需要參與進來的。然而我把脈輪舞蹈稱作「自發性的能量舞動」。「自發性」意思就是「非自主性」。 

非自主性就是在那個當下,你的頭腦的層面不會參與進來。而是說,會有一個你自己也無法去形容的能量接管了你。那個接管就是讓身體自發的在那樣的流動狀態下舞動。唯有曾經驗過自發性能量舞動的人,比較能理解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推薦閱讀:  林雅雯專欄|何謂心靈舞蹈  |林雅雯專欄|在舞動中經驗脈輪:一種全感知的律動靜心體驗)  

請談談您第一次的自發性能量舞動 

第一次非自主性舞動經驗:讓那個舞者消失,成為舞蹈本身

由於我從小就接受專業舞蹈技巧訓練,其實在一開始接觸舞蹈靜心(心靈舞蹈)的過程,我的身體很慣性的就來個芭蕾舞動作,或是現代舞動作。我的頭腦會自動的讓身體產生制式化的動作,因為長久以來接受技巧訓練的結果,技巧深深植入我體內成為我的本能,所以初期我無法體會什麼叫做自發性的舞動。

一直到有一次,那時候我剛接觸 奧修的動態式靜心,我去參加一個課程,那個課就叫舞蹈靜心,在裡面我沒有任何的設限,是我第一次自發舞動的經驗。(推薦閱讀:林雅雯專欄|動態式靜心:強而有力的醒悟方法

那時候我還在舞團工作,一天我剛從舞團排練完,結束後就趕到一個靜心中心,想體驗何謂奧修動態式靜心。到了後聽老師說我們今天要跳一個小時的舞蹈靜心,那時候我其實有點被嚇到了,想說我今天已經跳了一整天的舞,來到這還要繼續跳,但是我想既然來了就參與吧。想說,我跳舞跳了一輩子,怎麼可能不會跳,反正就是動身體嘛。所以在整個過程當中,我就讓自己放鬆舞動。

一開始的時候,我其實不曉得自己在幹麻,而膝蓋也有點痛,因為排了一整天的舞,所以身體不是很進入狀況。直到帶領課程的老師說了一句話:「讓那個舞者消失,完全的成為舞蹈本身。」

不曉得為什麼,忽然間我的內在有一股很強烈的能量,把我的身體往上,讓我的身體跳起來,後來下一個它又把我的身體往下壓,我就在地上一直一直的滾動。

這個狀況是我在那之前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我其實內在有一些些的恐慌跟恐懼,因為我覺得我的身體怎麼會做出一些連我自己都沒有辦法控制的狀態。直到老師過來,她就鼓勵我:「沒關係你的手想要這樣的跳舞,就讓它這樣的跳舞,你的身體想要滾動,就讓它自在的滾動。」

聽了她的話,我就信任老師的引導,讓那整個過程自發產生,而我只是帶著覺知去經驗它。那個過程結束後,當我回到家,覺得整個身心都非常放鬆,心裡也非常寧靜。

08

帶著「覺知」躍入臨界點,進入靜心

後來我在奧修的書中看到,他曾經提到這樣的狀態,被形容為來到了一個「臨界點」。奧修說,我們要讓自己進入到靜心一定會來到一個臨界點,要嘛你是瘋掉,要嘛你進入到靜心。

以我的認知,我的第一次自發性舞動所經驗到的,就是臨界點。在那一刻,我有可能瘋了,因為那是我沒有辦法掌控,也就是剛我說的,非自主性的狀態的發生。而這裡有一個 key point(要點),就是「覺知」。你帶入覺知在那個當下,允許你自己去經驗這一整個發生,你就有可能進入,跳躍進入到這個臨界點,而帶你進入到更深的,更廣的你所謂內在的世界,你可以有一個更深更廣的探索,或是對靈性上的一個啓發。(推薦閱讀:林雅雯專欄|在臨界點上躍入靜心-簡述自發性能量舞動

所以,我們剛剛有講到自發性的能量舞動,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也就是覺知本身。如果沒有帶著覺知的話,其實就像你去健身房跳律動一模一樣的,我的身體在動,可是我的心跟我的身沒有在一起,那那件事情就不可能發生。

所以脈輪舞蹈它也可以說是一種動態式的靜心,它不是說我只是跳跳舞,如果只是跳跳舞,它只是一種運動。

文字資料由林雅雯訪談編輯整理


關於 林雅雯

林雅雯個人照7flow七色嵐 創辦人
倫敦密薩克斯編舞碩士
前雲門舞集舞者
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

為兩岸三地「脈輪舞蹈」創始人,身心動態感知訓練的開創先驅,兼具表演和教育長項。自幼習舞,出身於文化家庭,接受中西式教育,於二十五歲那年,走上心靈成長道路,透過書籍自助修行,並遠赴印度、南美、美西、歐洲各國,跟隨多位國際知名身心靈大師學習。雅雯融匯所學與領悟,結合身心整合教育理論,發展出各具特色的身心動態感知課程。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